梅州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為葉劍英、廖萬清、李元元、古德生、曾國華、汪懋華、江歡成、吳柏昌、饒龍光、李亞偉,具體名單見下文。
一、梅州歷史名人排行榜具體前十名有哪些
葉劍英(1897—1986),原名葉宜偉,字滄白,梅縣人。中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廖萬清(1938.11.11- )醫(yī)學真菌病學專家、皮膚性病學專家,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文職特級、總后勤部一代名師。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廣東梅縣。
李元元(1958.10.3- )粉末冶金和鑄造專家。廣東省梅縣人。1982年本科畢業(yè)于湖南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87年和1998年研究生畢業(yè)于華南理工大學分別獲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
古德生(1937.10.13- )采礦工程專家,廣東省梅縣人,1960年畢業(yè)于中南礦冶學院(現(xiàn)中南大學),任中南大學教授。他開創(chuàng)了我國振動出礦技術和地下金屬礦連續(xù)采礦技術新領域
曾國華(1910~1978)曾國華,廣東五華人。父親是商會的小職員,家境貧窮。他3歲時被賣給外人,頗受-。民國13年(1924)6月投奔粵軍當兵。后隨所在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加北伐。
汪懋華(1932.11.11- )農(nóng)業(yè)工程-電子信息技術與自動化專家。出生于廣東省興寧市。1956年畢業(yè)于原北京農(nóng)業(yè)機械化學院。1962年獲前蘇聯(lián)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
江歡成1938年1月生于廣東梅州市。工程結構專家,中國勘察設計大師。 1957年梅州中學畢業(yè),1963年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yè)。曾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上海市政府參事,上海市科協(xié)副主席,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兼職教授。
吳柏昌,廣志省梅縣人。1938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亞萬隆市。1963年畢業(yè)于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固體物理專業(yè)。中國物理學會會員。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副研究員。
【饒龍光】(1896—1950)原名龍昌,又名德潛,曾用名張碧云。廣東大埔縣茶陽鎮(zhèn)太寧村人。1918年高中畢業(yè)后,在家鄉(xiāng)先后任小學教師、校長,縣教育局督學。
李亞偉(1923——2014.8)廣東省梅縣人。1945年1月到閩西南參加革命斗爭,同年7月加人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王濤支隊班長和福建閩西軍分區(qū)直屬大隊教導員,轉戰(zhàn)于閩西、閩南和粵東等地
二、梅州歷史沿革
古代屬海陽縣,南朝齊永明元年(483)析海陽縣設程鄉(xiāng)縣,隋唐屬潮州。
五代十國南漢乾和三年(945),亦即后晉開運二年,程鄉(xiāng)升為敬州,領程鄉(xiāng)縣。北宋開寶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梅州”的名稱即始于此。
北宋熙寧六年(1073),廢梅州,以程鄉(xiāng)縣隸潮州;元豐五年(1082),梅州復置,仍領程鄉(xiāng)縣,屬廣南東路;南宋紹興六年(1136),廢梅州復設程鄉(xiāng)縣隸潮州;紹興十四年(1144)復置梅州,仍領程鄉(xiāng)縣,屬廣南東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梅州為梅州路,置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1286),復為梅州,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慰司;元貞元年(1295),隸屬潮州路;延祐五年(1318),改直隸廣東道宣慰司,均只領程鄉(xiāng)縣。
明洪武二年(1369),廢州為程鄉(xiāng)縣,隸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xiāng)升為“嘉應州”,隸屬廣東省,轄地包括程鄉(xiāng)、平遠、鎮(zhèn)平及以前為惠州府所統(tǒng)的興寧、長樂五縣,稱為“嘉應五屬”。嘉慶十二年(1807),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嘉慶十七年(1812),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zhèn)平四縣。宣統(tǒng)三年(1911),嘉應州復名梅州。
民國元年(1912),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
1949年10月,梅州市設置興梅專區(qū);1950年1月26日,設置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大埔、豐順、五華、平遠、蕉嶺7個縣;1952年底,撤銷興梅專區(qū),興梅7個縣改隸粵東行政區(qū);1956年2月,粵東行政區(qū)劃分為惠陽、汕頭專區(qū),興梅7個縣屬汕頭專區(qū);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qū),原興梅7縣從汕頭專區(qū)分出,歸屬梅縣專區(qū),后改為梅縣地區(qū);1979年3月,原梅縣所轄之梅州鎮(zhèn)由區(qū)級升格為縣級稱梅州市,梅縣地區(qū)轄七縣一市;1983年6月,梅州市與梅縣合并改為梅縣市,梅縣地區(qū)由所轄七縣一市改為六縣一市;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qū)改為梅州市(3月正式掛牌),轄原興梅7個縣及新劃縣級區(qū)梅江區(qū),共七縣一區(qū);1994年6月,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轄梅江區(qū)、梅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代管興寧市(縣級)。
2013年10月,國務院批準同意梅州市撤銷梅縣,設立梅州市梅縣區(qū)。梅州市轄2個區(qū)(梅江區(qū)、梅縣區(qū))、5個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代管興寧市。
三、梅州簡介
梅州市位于廣東省東北部。1988年設立地級市。2022年轄梅江區(qū)、梅縣區(qū)、平遠縣、大埔縣、蕉嶺縣、豐順縣、五華縣,代管興寧市。土地面積15864.51平方千米。年末戶籍人口539.35萬人;常住人口385.80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203.24萬人。祖籍梅州的海外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700多萬人,遍布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2022年,梅州市糧食播種面積18.42萬公頃,糧食產(chǎn)量113.77萬噸。林地面積118.8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4.54%。重要礦產(chǎn)資源有稀土、煤、銻、鐵、石膏等,具有區(qū)域特色的礦產(chǎn)有珍珠巖、葉臘石、釩鈦磁鐵及飾面用輝綠巖等。土特產(chǎn)有梅州柚、平遠橙、嘉應茶、客都米、興寧鴿等。
梅州被譽為“世界客都”,是葉劍英元帥的故鄉(xiāng)、著名革命老區(qū)、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廣東唯一全域屬原中央蘇區(qū)范圍的地級市。梅州擁有世界長壽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生態(tài)文明先行示范區(qū)、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中國美麗山水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足球發(fā)展重點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示范市等一張張亮麗名片,享有文化之鄉(xiāng)、華僑之鄉(xiāng)、足球之鄉(xiāng)、將軍之鄉(xiāng)、長壽之鄉(xiāng)、金柚之鄉(xiāng)、溫泉之鄉(xiāng)、客家菜之鄉(xiāng)、平安之鄉(xiāng)等美譽。
截至2022年底,梅州市有國家AAA級以上旅游景區(qū)50家,其中AAAAA級1家、AAAA級12家、AAA級37家;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4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0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44處、縣(市、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286處;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名錄420項,其中國家級7項、省級37項、市級112項、縣級264項。據(jù)統(tǒng)計,梅州市有509處遺址列入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名錄。
中共梅州市委書記:馬正勇;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馬正勇;市長:王暉;市政協(xié)主席:戚優(yōu)華(任至2022年12月),楊朝暉(2022年12月任黨組書記、主席候選人);市紀委書記:蔣萬軍;市監(jiān)委主任:蔣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