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員工知法守法敬法心得體會范文
農業(yè)銀行江蘇分行不斷推進“依法治行”工作,年初以來,相繼被評為江蘇省“五五”普法先進單位、省級機關“萬人學法”競賽先進單位,并被江蘇省銀行業(yè)協會評為“度江蘇銀行業(yè)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先進單位。
近年來,江蘇分行通過搭建員工法律書屋、編輯法律知識匯編、舉辦法律征文、法治文化節(jié)、“一站到底”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不斷鞏固全員“學法、用法、守法”成果。同時,該行組織開展規(guī)章制度“立改廢”行動,對行內各部門頒布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全面審查,清理完成現行有效規(guī)章制度313件、非制度性文件39項,建立了規(guī)章制度電子數據庫。
江蘇分行加強法律服務,確保風險關口前移。該行確立了“所有法律文本均應經有權部門制訂、所有對外簽訂或出具的法律文本均應經法律部門審查”的高壓線,法律人員主動介入產品研發(fā)、業(yè)務創(chuàng)新、商務談判、重大業(yè)務拓展和營銷、合同條款擬定等環(huán)節(jié),在業(yè)務前期發(fā)現法律風險點并及時提出化解和完善意見,實現法律審查與業(yè)務推進同步作業(yè)。
本報記者王超 潘鈺琳報道 近年來,農業(yè)銀行重慶分行弘揚法治文化,創(chuàng)新法制教育手段和途徑,著力提升全行員工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yǎng)。
重慶分行突出抓好新員工入職培訓、農銀大學輪訓和繼續(xù)法律學習等三個環(huán)節(jié),確保全員法律學習的覆蓋面和實際效果。同時,積極推動普法宣講,持續(xù)開展“送法進基層”、“送法進崗位”、“送法進條線”等活動,并充分利用發(fā)生在身邊的典型法律風險事件,切實增強宣講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該行還通過開展零售業(yè)務合同文本宣講,將合同管理理念和法律風險防控方法傳導到基層行。
為將金融法制宣傳教育向社會公眾延伸,重慶分行積極開展社會法治教育普及活動,深入推進金融法律知識進學校、進客戶、進縣域、進社區(qū)、進企業(yè)、進市場活動,著力提升農業(yè)銀行良好的法治形象和品牌形象。該行通過“金融知識進校園、助學助教譜新篇”等系列活動,強化對金融知識和法規(guī)的教育宣傳;打造“銀行業(yè)法治之窗”、“消費者權益保護聯系點”等平臺,增強客戶維權意識;利用 “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增強公眾誠信意識和法制觀念。
銀行員工知法守法敬法心得體會范文
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指出,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提高依紀依法懲治腐敗的能力。當前,長沙市提出了建設“廉潔長沙”的目標,紀檢監(jiān)察干部必須爭當學法敬法守法用法的表率,打造一支過硬隊伍,才能理直氣壯監(jiān)督別人,為“廉潔長沙”建設保駕護航。
爭當學法知法的表率。法律是社會秩序的保障,是一種寶貴的軟實力。實踐證明,只有把法律法規(guī)學好了、裝進腦子了,才能轉化為內心的行為規(guī)范和工作準則,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和依法執(zhí)紀。當前,一些黨員干部包括少數紀檢監(jiān)察干部,法治觀念相對淡薄,還在以人治的眼光看待法治、以人治的思維研判法治、以人治的方式實施法治,顯然不符合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紀的要求。作為肩負監(jiān)督使命、維護黨紀政紀的紀檢監(jiān)察干部,更應該學法、知法、懂法,突出抓好黨章、行政監(jiān)察法、紀律處分條例等的學習,提高依法執(zhí)紀監(jiān)督的水平。要注重打造學習型班子和學習型機關,把法律知識學習作為干部考核、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營造比學趕超的學法氛圍。
爭當敬法畏法的表率。美國法學家伯爾曼說:“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睂Ψǖ男叛龈囿w現在對法的敬畏。只有對法律心存敬畏,才能“思”而出乎理智、“做” 而有所顧忌、“行”而不忘法紀。一要內化為一種信仰。法律是公平、正義、道德、倫理的化身,是人類對理想境界和美好生活向往與追求的具體體現。紀檢監(jiān)察干部應懷著一顆忠實、誠懇的心,帶頭崇敬法律,體味法律的含義和真諦,以自身對法的敬畏引導人們相信法律、依賴法律、信仰法律。二要演化為一種文化。紀檢監(jiān)察干部在對待法律、執(zhí)行法律上應該充分考慮社會民眾的需求和感受,尊重社會習慣和傳統基因,讓敬法畏法形成良好風氣。三要羽化為一種理性。對法的敬畏不是縛住手腳畏首畏尾,不是不思進取的循規(guī)蹈矩,而是政治上的成熟穩(wěn)健,是應有的胸襟和作風。時刻敬畏法律,做事就有尺度,行為就有規(guī)范,就會自覺用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約束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使自己始終保持公道正派的品質,堅守清正廉潔的操守。
爭當依法用法的表率。紀檢監(jiān)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和業(yè)務性強,依法執(zhí)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一要養(yǎng)成依法用法習慣。強化依法執(zhí)紀意識,嚴格按照法定職責、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開展工作,既要在了解的基礎上用全、在熟悉的基礎上用準,又要在精通的基礎上用活。二要堅持依法依規(guī)辦案。對紀檢監(jiān)察干部來說,“違紀違法”是“高壓線”,碰不得;“違規(guī)辦案”是“地雷陣”,踩不得。要嚴格按照“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程序合法、手續(xù)完備” 的要求,堅持加大辦案力度與依紀依法查辦案件相統一,力求法紀、政治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三要準確定位依法辦事。按照“三轉”要求,重新審視和準確把握紀檢監(jiān)察工作的定位,即“監(jiān)督的再監(jiān)督”、“檢查的再檢查”、“執(zhí)法的再執(zhí)法”,把握重點,突出主業(yè),嚴格按照黨章和行政監(jiān)察法的規(guī)定辦事,加快推進職能、方式和作風的轉變。
爭當守法護法的表率。執(zhí)紀當先守紀,正人必先正己。法律是人們最起碼的行為規(guī)范,也是紀檢監(jiān)察干部必須帶頭遵守的行為準則和基本底線。首先,要摒棄特權思想。信任不能代替監(jiān)督,紀檢監(jiān)察干部監(jiān)督別人的同時也要主動接受監(jiān)督,堅決克服特權思想,反對特權行為和特權現象,將自己置于法律約束之中和群眾監(jiān)督之下,不當特殊公民,自覺地無條件地遵守法律。其次,要帶頭遵紀守法,要求別人做的自己帶頭做,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能越雷池半步。第三,要敢于捍衛(wèi)法律。己正方能正人。紀檢監(jiān)察干部該碰硬時必須堅決碰硬,對違背原則和明顯有問題的事情要敢于說不,堅信邪不壓正,勇于并善于排除干擾和阻力,真正做黨紀國法的有力“捍衛(wèi)者”和經得起考驗、戰(zhàn)斗力強的反腐“鐵軍”。
銀行員工知法守法敬法心得體會范文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明確了建設的基本方略和戰(zhàn)略目標,不僅為我們全面勾畫了法治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更是為我們今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標準、新高度。做為黨員領導干部,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帶頭依法行政,爭做懂法、畏法、守法的先行者,為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zhí)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國家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懂法是依法行政的基礎。不懂法就不知畏法,不畏法就不會依法。當前之所以會有很多亂為、擾法、違法事件發(fā)生,就是我們個別領導干部法治觀念淡薄、特權思想嚴重、目中無法。有人信奉“權大于法”的信條,以權代法、以權壓法;有人持有“法有例外”的觀念,認為自己是黨員干部,身份特殊,在法律面前可以享有特權;有人心懷“法不責眾”的僥幸,看著別人觸摸法律的紅線,也心安理得“隨大流”。殊不知,正是因為少數領導干部將黨紀法律作為束之高閣的擺設,當作為了個人私利可以隨意揉捏的橡皮泥,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透支了人民群眾的信任,最終作了最壞的示范。作為基層領導干部,要做到依法行政,必須樹立法治理念,一定要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始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沒有特權、法律約束沒有例外的原則,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帶頭學法、知法、尊法、守法,帶頭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時刻繃緊法治這根弦,做到心中有法、慮必及法、行必依法,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的能力。
畏法是依法行政的前提。畏法,對我們黨員干部來說,就是要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是“把權力關進籠子”的另一種表述。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法無授權不可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門的行為及出臺的規(guī)定,不少都是“法無授權”而為之,甚至沒有對其“合法性”進行調研論證。雖然政府初衷良好、目的正確,但出臺的規(guī)定于法無據,即合理不合法,容易造成群眾的不理解,或給個別別有用心之人制造混亂以借口,形成新的社會矛盾。因此,作為基層領導干部,我們要時刻把自己的言行、決策置于法律約束之內,在作出任何決策或形成某項決議時,都必須取得法律授權,于法有據,以保證權力在法律框架內運行。反之,如果我們作出的決策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但只要我們的決策符合群眾意愿,有利于縣域經濟的科學發(fā)展,我們也不能因法無明文要求而不去作為,而是要出于公心、出于國利,在不違法、違紀的前提下,即便法無授權也要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大膽做出的決策,并在一定范圍內召開民調會、聽證會,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力求決策的科學化、正確化。
守法是依法行政的核心。守法,是每個黨員干部“其身正、不令而行”的關鍵核心,是對“法定職責必須為”的重申和強調。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全面推進,政府權責統一、法定職責必須為逐漸成為越來越多領導干部的共識。但是我們也應看到,隨著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以及政府簡政放權的推進,實踐中出現了一些與法定職責必須為相違背的情況,“為官不為”就是典型的表現。這不僅影響政府職能的履行,也是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管理相對人利益的不負責任,對政府公信力乃至對全社會信法、尊法、守法都將產生負面影響。如何避免個別領導干部“該為不為”或“不為想法去為”現象的發(fā)生,四中全會關于“法定職責必須為”的相關制度設計,都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作為基層領導干部,我們必須要加強法治學習和宣傳教育力度,強化機關工作人員權責一致的法治意識,進一步完善權力制約監(jiān)督體系和嚴格的問責機制,強化擔當意識,不能籍口一項決策或工作無明文規(guī)定,或者政策界限不清晰,就不去作為,做太平官。而是從工作實際出發(fā),在職責范圍內應該做到的就要努力去做,既要有擔當又要正確厘清憲法、法律為先的原則,讓“為官不為者”為他們的行為付出法律代價,從根本上扭轉“為官不為”行政亂象發(fā)生,進而促使各級黨員干部履職盡責,保證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