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我有機會讀到了《學生勵志國學小故事仁愛謀略廉政篇》這本書,我從中受益匪淺。
這本書一共分為三部分,分別是:仁愛篇、謀略篇、廉政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三個故事分別是:《良匠之子》、《烏獲牽!泛汀读f諫賞》。
《良匠之子》主要講了他們的父親想讓他們成為真正優(yōu)秀事業(yè)繼承人所做的努力,可謂是用心良苦。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闭f的是無論是哪一個,只要你用心做,做得好,做的精,都會在這一行里取得好成績,也會受人尊敬。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比如,在學習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我們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只有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成為最后的勝利者。
《烏獲牽牛》講得是烏獲非要牽著牛尾巴走,最后,自己耗盡全身力氣,牛也沒有跟他走。說明人啊,要遵循大自然規(guī)律不能逆天而行,背道而馳。比如在生活中,有的同學喜歡和別人不一樣,覺得很有個性。于是老師說上體育課要穿運動服,他非要穿牛仔褲,結(jié)果運動起來不方便,鬧出不少笑話;又比如家長說吃飯要細嚼慢咽,他偏要狼吞虎咽,結(jié)果卡到了魚刺,最后去了醫(yī)院。所以說,前人和長輩的意見和經(jīng)驗值得我們聽取,不要吃虧了,才后悔,悔之晚矣。
《柳莊諫賞》講得是衛(wèi)獻公被逼逃到國外,有一些大臣跟隨他,這一逃整整十二年。這十二年里,他們顛沛流離,寄人籬下,吃盡了苦頭。直到后來,寧惠子的兒子寧喜殺了新君,衛(wèi)國的大夫們才把衛(wèi)獻公接回來。衛(wèi)獻公決定在進城前,先把一些城池封分給跟他一起逃亡的人,然后再進城,以此來顯示自己的賢明。在逃亡的人里,有一個叫柳莊的人覺得衛(wèi)獻公的想法不妥,就勸衛(wèi)獻公說:“當年,如果所有的人都留下來保衛(wèi)國家,那還有誰跟隨您逃亡呢?如果大家都跟著您逃亡去了,那還有誰留下來守為國家呢?您一回來,就想封賞那些跟隨您出逃的人,這分明就是有了私心,這樣恐怕不可以吧?”衛(wèi)獻公思考了很久,最終打消封賞的念頭。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人們要擺正位置。每一個人都是有作用的,每一個位置上的人都發(fā)揮著自己的職能。比如說:當兵的職責是守家衛(wèi)國,醫(y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著人,學生的職責是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將來報效祖國。每一個人一定要做到各司其職,要把自己份內(nèi)的事做好。自己的事情做不好,卻整天惦記著管別人的事,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文化知識,而且還有一顆仁愛之心,以仁愛之心、平和之心對待一切,用行動感染別人,這樣你才能贏得信任和尊重。所以,請大家珍惜當下每時每刻,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拼搏!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讓我們唱起這首歌,做一個有一顆感恩的心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