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不擔當心得體會【精華篇】

思而思學網

曾強調,“我們做人一世,為官一任,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應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收集的2017不作為不擔當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7不作為不擔當心得體會1】

當前,對一些干部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等問題議論較多。最近,我就這一問題做了些調研。從調研情況看,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問題在一些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其中既有一些由來已久的老問題,也有一些現階段出現的新問題。老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干部思想認識不高、能力素質不強、問責力度不夠、基層干部提拔晉升存在“天花板”現象等,F在之所以議論的多了,一方面是因為社會對干部要求更高了,另一方面是隨著反“四風”、反腐敗力度不斷加大,這一問題又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主要表現在行政審批、招商引資、爭取項目資金等方面。

行政審批方面:大家普遍反映,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總體上作風有所轉變,確實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但辦事仍然難,某些方面甚至比過去更難了。在一家企業(yè)調研時,負責人抱怨現在審批時間仍然較長,雖然有政務大廳,但還得挨個部門跑,有時一件事要跑七八個部門,有的部門要蓋十幾個章。有個企業(yè)聽說我們調研,專門準備材料,反映有關部門對運送風力發(fā)電機設備等事項審批速度慢,護送費收取不合理。有的企業(yè)反映,一些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較差,對需要提交什么材料不一次性告知,導致企業(yè)反復跑腿。有的企業(yè)反映,過去正常辦理的事項,現在一些干部怕擔責、不敢辦,層層請示匯報,坐等上級指示。還有的企業(yè)雖然話沒說透,但聽話聽音,從中還是可以感覺到對現在的行政審批有怨言。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我們分析在于:一是辦事的制度、程序更嚴格更規(guī)范了,過去很多環(huán)節(jié)能繞就繞過去了、手續(xù)能省就省了,現在該走的程序必須走、該辦的手續(xù)必須辦,無疑增加了辦理環(huán)節(jié),延長了辦理時間。二是有的干部覺得管得嚴、風險大,干得不好要被問責處理,于是要么循規(guī)蹈矩,不敢創(chuàng)新、不敢突破,要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三是過去有的干部辦事時得了“好處”就辦得快,規(guī)定七八天應辦完的事三四天就能辦好,現在管得嚴了,辦事就沒動力,往往是按部就班、拖到最后。四是個別干部本來就“不干凈”,心里有鬼,怕被舉報,不敢擔當。

招商引資方面:大家普遍反映,現在各級對招商工作都很重視、抓得很緊,但確實越來越難干了。這既有經濟大環(huán)境不好,企業(yè)新增投資動力不足等客觀因素,也與一些干部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有關?陀^條件不好是事實,但主觀努力的程度不同,結果差異很大。比如中衛(wèi)市在“轉作風、抓發(fā)展”活動中,針對上半年招商引資降幅較大的實際,成立了由市領導帶隊的6個招商團隊,每名領導都明確任務、明確方向,主動到長三角、珠三角等地上門對接,有的市領導平時正常干工作,周末外出招商,取得了積極效果;如果不主動努力,一味怨天尤人或坐等機遇,勢必會雪上加霜,比如有的縣1-7月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同比下降超過三成,且仍未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大家覺得,當前影響干部外出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性的原因主要有五條:一是現在一些企業(yè)已過了粗放增長階段,投資時不只看資源,還要看環(huán)境;地方招商的門檻也高了,不再是撿到籃子都是菜,而是有挑有選,要符合本地整體產業(yè)布局。二是過去有的地方只要是能招來商、引來資,什么條件都敢開、什么優(yōu)惠都敢給,現在各方面管得嚴了,不敢輕易許諾了。三是覺得“八項規(guī)定”抓得太緊,招客商跑項目時請吃送禮管得嚴了,工作不好開展。四是隨著“三公”經費不斷壓縮,外出招商時交通、住宿、伙食標準比過去有所下降,工作積極性下降了。五是一些干部和企業(yè)老板打交道時心存顧慮,怕被別人說成“傍大款”,影響不好,給自己惹麻煩。

爭取項目資金方面:有些干部反映,現在爭取項目資金時不得不“跑”,但又很難“跑”。不得不“跑”的原因是,一些上級部門在分配項目資金時,不是看實際情況、客觀需要,而是看誰“跑”得多“跑”得勤,逼得下面多“跑”勤“跑”。很難“跑”的原因是,過去在“跑”的過程中覺得請吃頓飯、送點特產都是正,F象,容易拉近感情,現在都不合規(guī)了,而且八項規(guī)定出臺后,也請不出來、送不出去,還得頂著壓力、硬著頭皮繼續(xù)“跑”,左右為難。還有一些地方只注重爭取、不注重使用,調研中了解到,有的縣上級撥付的資金已經到位,但前期準備工作仍未做好,導致錢趴在賬上花不出去。

對以上現象,要深入分析,辯證看待。一方面,要看到其中的積極變化。比如,服務意識有所增強,一些干部過去習慣被圍著、捧著,現在低調了許多,對上門辦事的群眾,服務態(tài)度也好多了;程序意識有所增強,過去一些地方工作時片面追求速度、忽視程序,常是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現在都得按規(guī)定程序辦,速度可能沒以前快,但風險降低了、質量提升了;紀律意識有所增強,過去有的干部把敢踩紅線、打擦邊球,甚至頂風違紀當成有魄力、敢擔當,現在對權力和法紀多了一些敬畏,不敢為所欲為了。對這些變化,不能認為是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而應正面評價,加以鼓勵。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確實存在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等消極現象,但這不是反“四風”、反腐敗造成的。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有的是認識上有偏差,一些干部把違規(guī)視為敢擔當,認為只要是為了發(fā)展,怎么干都不會錯;有的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不早做、做不好,到了適宜季節(jié)“硬上弓”;有的是因為不習慣,不適應當前的高標準嚴要求,一些企業(yè)把認真審核把關視為故意找茬刁難,一些干部把從嚴管理當做束縛了手腳,整日感嘆“官不聊生”;有的是因為怕犯錯,面對反“四風”、反腐敗的高壓態(tài)勢,不是在嚴格自律的基礎上積極有為,而是把不干事作為不出事的應對之道,消極被動適應;有的是因為找托辭,一些干部本身就不愿干不會干,就以執(zhí)行制度為借口,以嚴格程序為幌子,想方設法為自己開脫。

我們認為,強力抓作風、鐵腕反腐敗也將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要引導干部群眾正確認識、主動適應“新常態(tài)”,鞏固支持積極變化,堅決糾正消極現象,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風清氣正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氛圍。

一要持之以恒狠抓作風,F在出現的一些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問題,實際上是部分干部面對“新常態(tài)”搞出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本身就是作風問題。因此必須把作風建設持之以恒抓下去。一是深入分析思想原因,解決認識上的偏差以至錯誤,明確敢擔當就是不怕困難,遇到問題不回避,敢于直面、積極解決;明確規(guī)定的辦理時限是最低要求,實際工作中應力求提前,并將提前了多少作為考核獎勵的主要指標。二是對一些具體問題,要列出具體表現,逐條制定措施,作為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回頭看”和第二批活動整改落實的重點,促使干部積極作為、勇于擔當。

二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問題,歸根結底要靠改革。一是自治區(qū)要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各種收費改革,要盡可能多取消、少下放。二是對項目資金分配中“跑”的問題,要改革分配方式,該給誰的就給誰,而不是多“跑”多得。對支持產業(yè)發(fā)展的資金,最好不要提前下達指標、分配任務,而是明確扶持什么、扶持標準,誰干了就扶持誰,干多少扶持多少,引導基層把更多精力用在干事上,而不是到區(qū)、市、縣“跑”上。三是對有些辦事效率不高的問題,應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解決,如高齡津貼發(fā)放可從公安、人社等部門獲取信息后自動甄別確定,辦理婚姻登記所需證明可通過部門間聯網獲取信息,企業(yè)一些審批事項也可在網上受理等,讓信息多跑路,努力減少以至不讓法人、自然人因行政審批而跑腿。自治區(qū)信息化建設辦公室應列出服務、民生事項清單,依托信息化手段再造流程,實現信息共享,方便辦事。

三要健全完善獎懲機制。要進一步健全激勵機制,調動廣大干部的工作熱情,對一心為公敢于干事的,要撐腰打氣,即使出現失誤也要給予包容,使他們卸下包袱、輕裝上陣;選拔重用作風實、力度大、成效好的干部,同時及時問責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的干部,加大懲治力度,形成正確導向;制定能調動各層次、各年齡段干部積極性的措施,使廣大公務員都有奔頭。

【2017不作為不擔當心得體會2】

不作為是一種官場頑疾,不僅過去有之,當前在有的地方和單位也不是個別現象。當下的“為官不為”現象不僅引起人民群眾的不滿,而且在不同程度上貽誤了改革攻堅和事業(yè)發(fā)展的大局。看來,對這種現象已經到了非根治不可的時候。

當前一些官員的不作為,有能力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恐怕要從態(tài)度上找原因。其中,有的只是把官位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而不是為黨為民干事的平臺。在他們的腦子里,工作干勁的邊界線與官位升遷的臨界線是完全重疊的;以官位為圓心、以利益為半徑劃出的圓,就是他們最大的干勁范圍。當然,現在還有這樣一些新情況:有的患上了“反腐恐懼癥”,心神不定而不為;有的把守規(guī)矩和干事創(chuàng)業(yè)對立起來,干脆“不吃、不拿,也不干了”。而這些干部只要不明顯觸犯黨紀國法,一些黨組織就采取較為“溫和”的方式處理,動真格的少,從而使不作為的官員照樣有“位”。年年難過年年過,年年過得都不錯。

職務意味著責任。國家公職人員不作為,違反了法定的責任和義務,F在,一些地方正是因為黨員領導干部從“惰政”到“躲政”,使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個別問題演化為社會問題。對此,決不能等閑視之、等閑待之。由此想起了清代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講的一則寓言故事。一個官員在閻王面前自稱生時為官清廉,所到之處只飲一杯清水,可以無愧于鬼神。閻王笑道:設官是為了興利除弊,如果不貪錢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設一木偶,連水都不用喝,豈不更勝于你?官員不服,辯解道:我雖無功,但總無過。閻王怒道:你處處只求保全自己,該辦的事不辦,該斷的案不斷,豈不是負國負民,無功就是過啊。閻王一席談,可謂句句中的,值得當前的“為官不為”者深思。

為官避事平生恥。工作和事業(yè)都是干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干好工作和事業(yè),首先需要一種愿意作為、敢于擔當的精神。而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的人,是不具備擔任領導干部資格的。讓他們賴在“官位”上尸位素餐,不僅糟蹋了人民群眾托付的崗位,而且污染了政治生態(tài),是對黨和人民不負責。那么,如何根治不作為的官場頑疾?一些地方的做法頗有啟示借鑒意義。有的地方采取“召回”措施,為“懶官”專門辦學習班;有的地方在“票子”上著力,視情節(jié)輕重扣發(fā)“懶官”的部分或全年績效獎金;有的地方根據不同情況,對“懶官”采取轉崗、免職、降職、辭退等處理措施。這些舉措的最大特點,就是敢于較真碰硬,因而取得了良好效果。

固然,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完善干部考評機制、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等,對于解決官員不作為問題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光有這些顯然不夠,還必須采取嚴格的追責措施。如果戳不到不作為者的痛處,就難以起到震懾作用,也會讓當事人心存僥幸。只有以剛性約束懲治不作為現象,并建立常態(tài)化機制,該警示的警示、該“下課”的“下課”,才能使“為官不為”現象得到最大限度的遏制。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