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勤奮的議論文800字精選【兩篇】

思而思學網

第一篇:

老師們在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時,總會讓他們發(fā)揚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挫折面前不屈服,面對大量的內容不氣餒,所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自古寒窗苦讀、一朝成名,成了讀書人統(tǒng)一的途徑,如果不能吃苦,大概也就不能有所成,因此中華民族談到如何成功時總少不了教人吃苦耐勞。

這話沒錯,從很多方面看來如此。比如,埋頭讀書的人學習成績總不會差到哪里去;比如,要作出一定的成就,不花力氣、不作堅忍之舉也總是不太可能。但真正有所為的人,真正有成就的人,他的勤奮刻苦卻都是快樂的,他要的也只是將興趣愛好擴大化,淹沒其他的一些愛好,他必須要克服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苦,因為他喜歡自己的事業(yè),因為他在某方面學有所長、業(yè)有所成,或者事有所好,他不可能或不喜歡再將時間和精力化在其它上面,聰明的人就這樣專注在自己喜愛的事情上,并將它做到極致,發(fā)揮到無窮。

在旁人看來,這樣的人真是苦的,當其他人去玩的時候,他沒玩;當其他人娛樂的時候,他沒空。他只一味地這樣看書,但他從閱讀中獲得了極大的快樂;他只一味地研究,但他從研究中獲得試驗和成功的喜悅;他只一味地從事自己想做的事,因為他沉浸在自己所愛的事上,每一步、每一滴都給他信心和滿足。人就這樣奇怪地被這樣的事吸引,而這樣的人又不是很多,他們這樣執(zhí)著地去做這些事情時,內心是充滿愉悅的。雖然不是時刻都充滿了快樂,但只有這樣擁有著自信的人、主動求索的人才是成就大事的人。對于這些人來說,所謂的“勤奮刻苦”之類都只是別人眼里的羨慕而已,他們則只是做了自己想做愿做的事而已。

所以,什么時候讓每一位學生都喜歡自己去學習了,那么,我們的教育也就成功了,而現(xiàn)在,我們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卻大都是失敗的,有眾多的人都是厭學的,他們?yōu)楦偁幎鴮W習,為父母而學習,為明天而學習,為完成任務而學習,但很少是因為喜歡而學習,是因為想知道而學習,想研究而學習。我們的教育只是培養(yǎng)了一些優(yōu)等生,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是建立在那么多同班同學失去學習興趣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我們能讓每個學生都有在某方面引以為豪的東西,而且這些方面都是平等的話,那就會有更多的學生有創(chuàng)新精神了。

第二篇:

勤者,不惰也;惰者則萬事無成。翻開成功者的成長歷史,哪一頁沒有寫下“勤奮”二字?回顧成功者走過的歷程,哪一步沒有留下辛勤的汗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司馬遷的《史記》之所以成為史家之“絕唱”,不就是因為浙江禹穴前留有他的足跡,萬里長城有過他的身影,淚羅江畔響起過他的沉吟?

我國著名京劇大師蓋叫天,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武松的英姿,把削尖的竹筷子綁在腿的關節(jié)處,練習直腿走;用火柴桿撐著眼皮練睜圓眼睛,一遍、十遍、百遍……人們終于在舞臺上看到了“活武松”。

魯迅先生一生勤奮,水不息戰(zhàn),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他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他博覽群書,多識善思。當別人稱他為“天才”時,他卻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了工作上!庇捎谒湎Х址置朊氲臅r間,以黃牛精神在文藝的土地上筆耕不輟,像春蠶那樣生命不息。吐絲不止,故能成為20世紀偉大的革命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大物理學家牛頓,從小就對生活中的許多物理問題感興趣。在劍橋大學學習期間,他更刻苦勤奮,一絲不茍。一次,他在實驗室里做實驗,忽然覺得肚子有些餓,便想煮雞蛋吃。他把“雞蛋”放入鍋中后,繼續(xù)實驗。過了一段時間,他猛然想起煮著的雞蛋,當掀開鍋蓋時,嚇了一跳。原來鍋里竟“躺”著他的懷表,而手里握的卻是雞蛋!正是由于他的勤奮精神,牛頓才成為經典物理學的奠基人。

司馬遷的寫作“天才”,蓋叫天的表演“天才”,各迅的文學“天才”,牛頓的物理“天才”,以及所有成功者的“天才”都在證明:沒有勤奮這個偉大的母親,成功這個驕子是絕不會出世的。

當代的許多青年是有理想的,這一點固然很好。但成功往往起于勤奮的探索與實踐。有些人在實踐時常這樣想:“算了吧!明天再做,何必珍惜這點時間呢!”這些人忘了,明天的后面還是明天!“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必然是要“萬事成蹼蹌”,老大徒傷悲的!

只想成功,而不愿奮斗,盼望收成,而又不舍得耕耘。這樣的理想只能是海市U樓、空中樓閣。沒有勤奮的人生只能是一條從零到零的虛線!對于成功的金字塔,他們只能望洋興嘆!

勤奮是通向成功金字塔的階梯,是走向事業(yè)王國的成功之路!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