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guī)劃國企改革重點及解讀

思而思學網

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的閉幕,“十三五”和國企改革相關主題如何投資成為市場討論的熱點。華夏基金股票投資部執(zhí)行總經理、華夏國企改革擬任基金經理鄭曉輝預計,改革將是貫穿“十三五”時期的主線,而國企改革將是重頭戲。他將深入挖掘國企改革帶來的投資機遇,這是資本市場未來五到十年最大的一波由政策驅動的投資機會。他看好未來成長股的投資機會,認為“只有成長,才有價值”。

鄭曉輝說,改革將是貫穿“十三五”時期的主線,而國企改革將是重頭戲。十八屆五中全會重點強調了兩方面內容,

一是體制機制的改革,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推進國企改革為代表的相關領域改革,

二是創(chuàng)新驅動戰(zhàn)略。國有企業(yè)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在國企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取得決定性成果,這意味著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同時也是“十三五”國企改革的規(guī)劃。“十三五”期間,新一輪國企改革將成為國企發(fā)展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發(fā)展的動力。

“我將深入挖掘國企改革帶來的投資機遇,這是資本市場未來五到十年最大的一波由政策驅動的投資機會!编崟暂x表示,從價值角度看,國企改革對企業(yè)價值的提升是很顯著的。一方面,通過公司治理結構的改善,實施員工持股,理順內部機制,提升企業(yè)的內在價值。另一方面,通過資產重組、整體上市,可以提升企業(yè)的外延價值。

他說,投資者往往高估政策短期的影響,而低估政策長期的影響。比如軍工股,有時候大家短期預期非常高,而短時間改革又難以有太大效果,使得相關股票大起大落。實際上,改革是一個逐漸推進的過程,不會立竿見影。投資者應該逆向投資,在大家預期不高的時候,提前組合布局,在市場沖高的時候,獲利了結。這過程中,一般投資者經驗不是非常豐富,不妨交給專業(yè)機構投資者幫著選股、擇時,可能更好一點。

經過一個多月的反彈,最近一段時間市場持續(xù)震蕩,鄭曉輝認為是典型的獲利回吐,長期看,震蕩有利于后續(xù)行情的展開。他分析說,八月底以來的這波反彈,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整個市場利率水平明顯下降,這既有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因素,也有資金大量涌入債券市場所致,例如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6月中旬的3.5%左右一路下降最近的3%以下,余額寶的收益也破3了,使得老百姓(603883,股吧)的理財需求逐步轉到股票市場上來。

二是國企改革、農墾改革、價格體系改革等各項改革措施逐步推進,改革的速度不斷加快。兩方面因素共同使得市場信心有所恢復。

對于市場下一步的走勢,他表示,市場已經進入典型的震蕩市,精選個股非常重要,主要看好成長類股票,包括改革成長類股和新興成長類股,這也正是新基金主要投資的方向。具體來說,改革成長方面,以國企改革為代表的制度紅利持續(xù)釋放,將通過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理順激勵機制以及整體上市等外延增長來提高企業(yè)內在價值,從而構成改革成長股的巨大上漲動力;新興成長股方面,跟上半年“互聯(lián)網+”為主導的局面不同的是,未來更多的機會或將體現(xiàn)在與內需相關的新興行業(yè),比如精準營銷、大數據、虛擬現(xiàn)實、人工智能等。

鄭曉輝說,中國資本市場這么多年的運行歷史證明,只有成長,才有價值。

十三五國企改革最新解讀

不久前,*、國務院下發(fā)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回應了廣大社會和經濟工作者對深化國企改革的熱切期盼,也引起了人們對諸多國企改革舉措和設想的進一步關注。筆者認為,企業(yè)員工持股路徑可期,時機與火候還不成熟;較之其他薪酬改革和激勵機制,員工持股并不為首要和硬性選項。

必須承認探索和試點國企員工持股,對于如火如荼的國企改革進程來說,確不失為加快企業(yè)公司制改革和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企業(yè)內部薪酬分配機制等的不錯選項。然而好東西要受歡迎,還要開花結果,

一則要逢時,

二則還要有合適的推行。正如《指導意見》指出的,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yè)改革發(fā)展不斷取得重大進展,總體上已經同市場經濟相融合,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在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中涌現(xiàn)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yè),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開拓國際市場、增強我國綜合實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國有企業(yè)經營管理者隊伍總體上是好的,廣大職工付出了不懈努力,成就是突出的。但也要看到,國有企業(yè)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一些企業(yè)市場主體地位尚未真正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還不健全,國有資產監(jiān)管體制有待完善,國有資本運行效率需進一步提高;一些企業(yè)管理混亂,內部人控制、利益輸送、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突出,企業(yè)辦社會職能和歷史遺留問題還未完全解決;一些企業(yè)黨組織管黨治黨責任不落實、作用被弱化。面向未來,國有企業(yè)面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和轉型升級的巨大挑戰(zhàn)。說到底,企業(yè)最基礎的管理還很不規(guī)范。國企改革本來就非常復雜,一些方案和概念設計,不應當加劇人們的混亂和恐慌因素。毋庸諱言,試行國企員工持股,會帶來許多管理和職責利益的混亂和不便。持股員工和非持股員工崗位與利益如何劃分界定,職責與身份又如何區(qū)分定性。企業(yè)一旦有了相當部分員工,特別是諸多技術和精英階層成為持股員工,是否需要成立或者干脆產生一個持股員工的專門組織?社會持股與員工持股如何定性,股權與利益的增持與轉讓有無區(qū)別對待?凡此種種,是很難回避的。相繼而生的經營困惑和管理風險絕非常力可為,于冗重的國企改革與方案而言,無異于添亂和自生麻煩。再則,即便所涉國企為上市公司或為混合所有制企業(yè),企業(yè)股份出讓和交易轉讓問題早有現(xiàn)成和規(guī)范的證券市場,員工購股也好不購也罷是自身行為,本是市場可以解決的問題,無需特別文件予以規(guī)定,不存在專門“探索”和“試行”,如此背景來說。著意“探索”和“試行”,難免“變相福利和造就國有資產流失”之嫌。實事求是地講,試行企業(yè)員工持股時機與火候都不成熟。

很長一段時期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特別關注生產方式生產關系方面的所有制、產權、勞動者身份等問題,以為如此才足以保障勞動者勞動和工作的權益。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與企業(yè)產權關系多元化、復雜化、分散化趨勢相對照,勞動者個人的勞動能力、知識技能即通常所說的勞動力資本,因為競爭和生存的需要而與其所有者在自然形態(tài)上的不可分離性卻愈來愈強烈和經常地呈現(xiàn)出來,IT產業(yè)和創(chuàng)客的興起加劇了這種趨勢,人們甚至不能排除和忽略單個勞動和管理者個體于行業(yè)和公司企業(yè)的撬動作用。相對于工人的勞動和活勞動收益來說,勞動者對所有制、產權、身份的需要和認可并不如我們想象的那么迫切和理所當然,勞動者對所有制、產權等諸要素的選擇性比我們想象的要靈活得多,勞動者利益關系的核心說到底,其首要的體現(xiàn)乃是對勞動和勞動收益的呼喚與渴望。通常的政治經濟學原理也告誡了我們這一點。當今各種市場主體紛呈,積極競爭的境況也印證了這一點。普通勞動者是這樣,更高級勞動者,管理者或精英階層也是如此,直接勞動和技能的報酬才是第一和首要的需求。從一般的意義上講,股權的認定和持股的回報相對勞動收益和薪酬來說還是第二位的。執(zhí)意抹殺這種區(qū)別,要么是對上述狀況的一種漠視,要么確實做出了錯誤的考量。

其實,如何調動企業(yè)特定人群,特別是部分企業(yè)精英勞動者的積極性,建立長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指導意見》在總結多年國企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特列了很多有效管用的做法和途徑。比如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完善差異化薪酬分配辦法,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制度等?梢哉f,《指導意見》還沒有將員工持股作為硬行選項。此外,對于探索實行企業(yè)員工持股《指導意見》給予了諸多界定,添設了不少前置要件。著重要求完善員工持股相關政策,健全審核程序,規(guī)范操作流程,確保員工持股公開透明,嚴禁暗箱操作,防止利益輸送。不難看出,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對企業(yè)員工持股態(tài)度是十分審慎的,甚至也預判了有關責任與風險。總的來說,試行員工持股具有很好的深化國企改革的創(chuàng)新意義。

改革關頭我們要有敢于啃硬骨頭、涉險灘的決心,但也決不可妄做拔苗助長、跑步冒進的決斷。否則,國企改革多年的成效,來之不易的諸多有益探索,就有得而復失的危險。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