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關于海綿城市熱點提案,兩會海綿城市解讀
廈門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這是海綿城市示范點翔安區(qū)洋唐保障性安居工程里的花園一角。訊(記者 曾昊然)讓城市像海綿一樣,能自由吸水、放水,再遇到大雨、內澇,就不怕會“城內看!绷。
廈門已被確定為首批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在此次市“兩會”上,“海綿城市”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詞。“海綿城市”應該怎么建?民進廈門市委建議,廈門新城區(qū)排水建設標準應相應提高至可抵抗50年一遇的暴雨,還可建設雨水花園。
[建議1]
提高排水標準應對暴雨
民進廈門市委了解到,海滄、翔安新城區(qū)執(zhí)行的是住建部推出的海綿城市建設指南,以年徑流總量削減70%一85%為控制目標,對應的設計降雨量為26.8 mm/24小時?30mm/24小時,大概相當于一年一遇的暴雨,標準與國外城市比明顯偏低。
“美國、日本的設計標準為15年?20年一遇,美國的設計降雨量為195mm/6小時。比目前執(zhí)行標準高數(shù)倍。”
民進廈門市委建議,新城區(qū)在規(guī)劃海綿小區(qū)時,應適當提高標準,建成區(qū)排水標準應有效應對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
[建議2]
建雨水花園讓雨水下沉
民進廈門市委了解到,廈門目前建設的海綿城市項目中,以“滲、蓄、凈”為主,還沒有一個“沉”“用”的項目。比如,城市道路中間綠化帶多是高出路面,還沒有一個在建公路的綠化帶是下沉式的。他們建議,廈門可以新建雨水花園,實現(xiàn)雨水“下沉”。
雨水花園是什么?據(jù)介紹,雨水花園雨天能夠蓄積雨水、削減洪峰,干季又能為花、鳥提供棲息地。專業(yè)人士介紹,雨水花園和下沉式綠地類似,通過植物、沙土的綜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凈化,并使之逐漸滲入土壤,涵養(yǎng)地下水,或使之補給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城市用水。除了有效地進行雨水滲透之外,還能夠有效地去除徑流中的懸浮顆粒、有機污染物等,同時為植被、昆蟲與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環(huán)境。
除了利用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外,民進廈門市委還建議,可以規(guī)劃建設一批小區(qū)道路凹式綠地、植草溝;一些城市次干道路應以建設“下沉式”中間綠化帶為主。
[建議3]
保護既有“海綿體”
民進廈門市委不僅關注新建城區(qū)的“海綿”營建,既有“海綿體”保護也很重要。比如,同安、翔安、海滄、集美區(qū)域的河溪、池塘等水系就是很好的“海綿體”,政府要制定措施保證它們不受開發(fā)活動的影響。
對已受到破壞的“海綿體”,要啟動及時修復工程,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生態(tài)空間,還應該讓城市既有建筑的屋頂“綠”起來,“綠”色屋頂在滯留雨水的同時,還起到節(jié)能減排、緩解熱島效應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