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習(xí)俗禁忌,猴年大年初二習(xí)俗有哪些
在民間,每逢過年的大年初二,都是回娘家的時候,而為什么在大年初二這個時候回娘家的呢,對此大年初二習(xí)俗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大年初二習(xí)俗
大年初二的習(xí)俗有哪些
在福安,大年初二,除了親朋好友互不逛門外,還有一些習(xí)俗:一是各家
各戶不燃放鞭炮;二是不點香火;三是不奏禮樂;四是商家關(guān)門歇業(yè)……等等此類,反正類似于古代"國喪"的一切禮儀,在福安的每年大年初二日均得到完整的體現(xiàn)。而且,歷經(jīng)四百多年的演繹,在各類通書上(福安的街面上也能買到各種版本的通書,大部分是外地風(fēng)水、陰陽先生所著),和大部分正月的日子一樣,雖然大年初二屬于好日子,"宜辦諸事"。但是福安人均視而不見地把大年初二列為一等一的忌日,"諸事不宜",不僅喜事、大事均與此日無緣,而且在這一天,各家各戶閉門不出。因此外地的朋友如果到福安的朋友家過年,一定會覺得十分詫異:從除夕夜到大年初一,福安和全國各地一樣貼春聯(lián)、舞龍舞獅、張燈結(jié)彩、大放鞭炮、大宴親朋,但到了初二這一日,卻全城寂靜,宛若另一個世界(倘若是類似今 年這樣的雨雪冷天,更為寂靜)。外地朋友一定會以為全城人的時間似乎停滯在初一晚上了,因為初二一大早起床,就沒有聽到往常的鞭炮聲,昨天的喧囂與熱鬧似乎消失得無影無蹤。家家戶戶都窩在家中看電視、打麻將,絕少出門,反正出了門,街上也是冷冷清清,倒是各個寺廟觀庵因此熱鬧了許多,畢竟有人耐不住家中寂寞,到寺廟吃齋去了。到了初三日,全城又恢復(fù)了初一的年味,照例是鞭炮震天、宴席大擺(福安人置辦壽筵大多在初三、初六日),街上又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新款潮流的車群……(在福安,大年初二也稱為是死人過年)(風(fēng)水www.azg168.cn)
大年初二的習(xí)俗和傳說
大年初二民俗
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mào)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 年要發(fā)大財。關(guān)于財神是誰說法不統(tǒng)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趙公明,因張?zhí)鞄熢涫匦䦃,故又名趙玄壇。此人來源于《封神演義》,姜子牙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趙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稱趙公元師。此說來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號全稱為:"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zhí)法趙元師"。
比干:殷紂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無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為財神,此事載于《史記?殷本紀(jì)》。
范蠡: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手下大臣,幫助越王打敗吳國,后來經(jīng)商發(fā)了大財,改名陶朱公。后人奉為財神。
關(guān)羽:三國中的關(guān)羽是個"全能"人物,最重義氣,后人把"義"和"利"等同對待,奉為財神。一般商號供奉關(guān)羽者居多,認(rèn)為他對商號有保護(hù)作用。
上述財神中,范蠡、比干等稱為文財神,趙公天師、關(guān)羽為武財神。此外還有供奉太白星者,稱為"財帛星君"。因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會為財神。還有以齊天大圣、招財童子為財神者。
漢族民間所供大多以趙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濃髯,頂盔貫甲,手中執(zhí)鞭,周圍畫有聚寶盆、大元寶、珊瑚之類的圖案,加以襯托,突出富麗華貴的效果。
有關(guān)財神的傳說
據(jù)說,財神爺是有錢人家供奉的,沒錢的人供奉是不會顯靈的。漢族民間流傳有"財神菩薩休妻"的故事:從前,財神廟財神身邊總有一位端莊美麗的財神娘娘陪伴。后來這位善良的女菩薩突然不知去向,原來她被財神爺給休掉了。財神爺為什么要休妻呢?這要從一個乞丐說起。有個討飯化子窮得無路可走,討飯路過一座古廟。進(jìn)廟后,他什么菩薩都不拜,單摸到財神爺像前,倒頭便拜,口里禱求財神爺賜財。趙公元帥見是一個叫化子,心里想連香燭都舍不得點,還來求財?天下有那么多窮叫化子,我能接濟得過來嗎?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認(rèn)為財神總會救濟窮人的,富人不悉吃穿,求財何用?便不住地拜。這時,財神娘娘動了惻側(cè)隱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財神夫君,勸他發(fā)發(fā)善心給這叫化子一點施舍?韶斏駹敳焕聿牵蛄藘蓚哈欠又閉上了眼睛。雖然是財神娘娘,可財權(quán)在夫君手上,夫君不點頭,怎么好將錢賜給叫化子呢?娘娘無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環(huán),扔給了叫化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龕上擲下一物,一見是一副金耳環(huán),知道是財神所賜,急忙磕頭,連呼"叩謝財神菩薩"。財神爺睜眼一看,發(fā)覺娘娘竟將自己當(dāng)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給了窮叫化子,氣得大發(fā)雷霆,將財神娘娘趕下了佛龕。自此以后,數(shù)百年來就再也沒有一個窮人是拜了財神而發(fā)財?shù)摹?/p>
祭財神
正月初二,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回娘家的習(xí)俗。漢族民間認(rèn)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
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兒們,便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一大早,小兩口便開始為走娘家的事兒精心準(zhǔn)備著。女的拾掇得漂漂亮亮,男的穿得整整齊齊,孩子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媳婦往往再三囑咐丈夫和孩子在說話、行為等方面一些應(yīng)該注意的禮節(jié),一切完畢才帶著禮物高高興興直奔目的地。娘家人往往會站在門口笑瞇瞇地迎接閨女女婿一家人,笑納禮物的同時有孩子的還要給一些壓歲錢。
從婆家臨走前,尤其是新媳婦,婆婆要包上一個紅包袱,這包袱媳婦是不得打開看的。如果包袱里放上甜的東西,譬如甜點心,就說明婆婆對媳婦滿意。
回娘家的閨女還要帶上糖果和面條,糖果表示祝愿生活甜甜美美,面條是表示健康長壽的意思。
到了娘家見了爹娘之后,先給岳父岳母等老人們磕頭拜年;雖然這時候老人們也謙讓著說"算了吧,算了吧",但還是挺高興地接受這個磕頭大禮。然后,女婿由岳父或者舅哥領(lǐng)著,到附近的本家或比較親近的人家去給長輩拜年。閨女則自己到街坊鄰居平常關(guān)系不錯的人家拜年。
新人結(jié)婚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過后,是一定要專程拜年的。 春節(jié)當(dāng)然是要在婆家過的,但正月初二就可以去娘家了。新媳婦回娘家,按照早先的規(guī)矩新女婿要給岳父母磕頭,由岳父母給磕頭錢。還要陪著丈夫去本家拜年的,所有的本家長輩、親戚都要拜,俗稱"磕頭",至于是否真正磕頭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從初二丈母娘家的第一頓開始,老丈人家族的親戚會排著隊的請吃,上席,喝酒,還要給壓歲錢。拜一家,送一次禮,收一次小錢。長輩、親戚都要給新郎一些小錢。回來接著去拜新郎的本家、親戚,也是吃飯,送禮,收的小錢卻是給新娘的。小兩口新年往往收入頗豐。
最隆重的回娘家正是婚后第一次回娘家,這一次新姑爺?shù)情T,不亞于新媳婦出嫁
結(jié)婚第一年,小兩口一定要在初二回娘家。娘家那頭隆重地稱其為:待女婿(或叫待新親)。這次回娘家,女婿比閨女位置要高得多,他是娘家的主賓。招待新女婿的酒席很有講究,既然是請的新女婿,新女婿當(dāng)然就得坐上席,陪同的必須是同輩或者是小輩,長輩一般不能在場。席間上菜也有一定的程序,一般是先上些點心、糖果之類的六種小吃(也有上八種的,分為四干四鮮),簡單吃點就正式上菜開席。每上一道菜,都要新女婿先拿筷子吃第一口,他不動筷子,任何人都不能動這道菜。
初二這天中午,光吃菜可不行,還要喝酒,既然女婿是主角,喝酒自然是少不了的。為了不至于喝醉丟人現(xiàn)眼,女婿會帶個代他喝酒的,此人能說會道,而且酒量極好。在酒場上,敬新女婿的酒多數(shù)由他們代喝了。
當(dāng)酒席進(jìn)行到一半時才能端上整魚這道菜,可只要魚上了桌,就會有一個端著空盤子的人來到新姑爺面前為廚子討紅包。送了紅包后就輪到小舅子或是侄子輩的年輕人"獻(xiàn)"酒了,這時新姑爺就可以根據(jù)獻(xiàn)酒的人隨時決定是否需要掏紅包,一般是只給與妻子血緣關(guān)系比較近的小孩就行了。
所有的菜上完以后,最后還要上糕點,這些糕點全是陪客帶來的,是專門做的花樣糕點。上的糕點也同樣需要新女婿先吃,每個陪客帶來的點心都要上一遍,來多少陪客,這糕點就要上多少道。每上一道糕點,就會有專人介紹這是哪家親戚帶來的,和女婿是什么關(guān)系。新女婿如果各種糕點都嘗一個的話,估計肚子會撐圓了,所以他只是動一下筷子,夾一個放在自己的盤子里,就算嘗過了。
這一次回娘家,不能回去太早。吃過飯要陪老人聊聊天,聽聽岳父母的教誨,并且主動邀請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然后再告辭回家。
是誰套住了新女婿的車子,滿院子人哈哈大笑,這時新女婿才回過神來,原來"耍女婿"開始了。新女婿要發(fā)喜糖和香煙,請求人們解套。這要很費些口舌來討價還價呢!客人、主人被逗得捧腹大笑,穿西裝打領(lǐng)帶的新女婿不敢怒也不敢言,還得賠著笑臉。如若不然,別人就會說這新女婿娃"不吃耍"(玩不起),讓人瞧不起,以后就是來丈人家,村里人都懶得理。所以,新女婿無論如何也不能落下這"不吃耍"的名聲。雖然現(xiàn)今"耍女婿"更多的是圖熱鬧,但在我們農(nóng)村,如果新女婿沒人來耍,對主人家來說是很沒面子的事。耍的人越多,則說明主人家為人不錯,人品也好,主人家自然高興。
新人結(jié)婚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過后,以后過春節(jié)再回娘家,就沒有這么多規(guī)矩和講究了。(風(fēng)水www.azg168.cn)
大年初二為什么要回娘家
民間諺語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zhuǎn),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面。
又有: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zhuǎn),初四吃烙餅炒雞蛋,初五吃餃子捏小人嘴,初六吃合子,合子夾七合子夾八合子夾九,一直吃到拐彎。
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面的,有的地方把這種說法解釋為迎女兒回門。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這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初二面, 初二的面講究也不少。據(jù)說,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現(xiàn)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鹵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鹵面或者炸醬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風(fēng)俗。
大年初二,孩子們都會提著鯉魚燈去討個好意頭。
大年初一為四時之始,人們以早為貴,早有所成,一切占先。人們早起后,早鳴鞭炮,早開福門,早迎財喜神,早出門叩節(jié)拜年。過了“四始”日,人們就不再講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頭紅”的說話。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xí)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丶視r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飯。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于傳統(tǒng)上認(rèn)為單數(shù)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