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北京教育考試院傳來消息,2017年高考北京卷的《考試說明》將于最近出版。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是,語文學科中將《紅樓夢》《紅巖》等6部文學名著納入必考范圍,并為此在《考試說明》新增3道參考樣題,體現對經典閱讀“考查內容”的理解。
此消息一出,眾多心系高考的網友隨即展開熱烈討論,有贊有彈。多位知名文學研究專家接受了記者采訪,他們有的認為經典書目選擇不錯,但也有的質疑篇目選擇太狹窄,還建議閱讀考查方式別過于僵化。
網友疑惑
高考生有空看《紅樓夢》嗎?
其實,的高考語文北京卷就在《考試說明》中首次增加“經典閱讀”的要求!案戒洝痹黾恿恕敖浀溟喿x篇目列舉”,包括《論語》《三國演義》《巴黎圣母院》等古今中外12部文學和文化經典。不過,考慮到當屆畢業(yè)生在高中三年的學習和復習的實際情況,這12部經典閱讀篇目去年并未真刀真槍列入考生必須作答的范圍。
《紅樓夢》《吶喊》《紅巖》《平凡的世界》等6部名著納入2017年北京語文高考必考范圍。
而今年起,北京教育考試院動真格了,12部古今中外文學和文化經典篇目中的6部,被納入考生必須作答的范圍。它們分別是《紅樓夢》《吶喊》《邊城》《紅巖》《平凡的世界》及《老人與海》。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促進學生真正閱讀經典名著,提升閱讀經典能力,掌握閱讀經典的方法。
眾多心系高考的網友也在網上紛紛留言發(fā)表意見。支持者認為網絡時代讓人們的閱讀變得碎片化,將6部文學名著納入高考語文必考范圍,可以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深閱讀的好習慣。但也有部分網友感到疑惑,覺得高考學生平時學習都那么忙,哪里有空兒看《紅樓夢》《平凡的世界》這樣的大部頭名著。
更有網友擔心,如果將來出現與6本名著相關的模擬題庫等“捷徑”,考生掌握了題庫就可能得高分,但并不等于掌握了經典,提升了文學素養(yǎng)。另外,這6本文學名著未來無疑在銷售市場上會很火爆,還有人擔心這固然會使一些出版社受益,但也有可能誤導學生,使他們對文學的關注偏狹窄,不再關心考試之外的經典名著。
教授反應
硬性規(guī)定6部作品有局限
多位文學研究專家就此事接受采訪時,肯定了這一新舉措的出發(fā)點,不過說到具體書目選擇,分歧就出現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教授陳福民表示,當年自己小學時就讀過《紅樓夢》,所以完全不擔心中學生看不進去。他認為要想了解古代中國社會狀況,這部作品是必讀的,且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讀《紅樓夢》,都會讀出不同的東西。“年輕的孩子可能會看寶黛愛情,年長一點的可能會看其中的世態(tài)人情。畢竟這部小說之豐富、偉大,不是可以簡單概括的!
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發(fā)難”,他說自己上中學時更喜歡讀《三國演義》《水滸傳》,對《紅樓夢》就很不能讀進去,“因為我是男孩嘛。所以有時候閱讀文學作品一旦變成硬性規(guī)定,不一定會效果很好。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興趣,我們需要不同的文學作品,高中的孩子讀文學作品跟其本身的志趣、性格都有一定關系。”
《平凡的世界》的入選則獲得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檸的力挺:“這是一部教人奮斗、很勵志的作品,可以彌補其他入選作品里那些太貴族化的東西,對于底層考生來說很好!辈贿^,他對《老人與海》的入選又不以為然,“《老人與!,小孩怎么看得下去?一點趣味性都沒有嘛!這是考老人還是考孩子?”
《收獲》雜志編輯葉開也坦言,《吶喊》不是代表魯迅最高成就的作品,魯迅小說的精華還是集中在《彷徨》,《朝花夕拾》也比《吶喊》更值得看。他覺得,只限定6部經典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局限性太大,可以再給學生多一點選擇,才能顯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性、多樣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李建軍還建議,其實可以找一些專家編一個選本,把一些作家最好的代表作納入,顯得更有針對性。他還提到了一些“遺珠”作家和作品,也可以進入學生們了解的范圍,“比如史鐵生在思考深度和高度上超過很多當代作家,不應該被忽略;還有楊絳是現代漢語寫作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其語言質樸、含蓄、典雅又富有歷史感,非常適合中學生閱讀。”而古典文學方面,他表示很多明清筆記讀物如《幽夢影》《菜根譚》等,語言妙趣橫生又包含人生哲理,對中學生來說可能比《紅樓夢》這樣的大部頭更好讀。
專家建議
閱讀題設置千萬別太僵化
不過,目前既已確定6部必考名著,文學研究專家還給出了考查方式的建議。在張檸看來,如果要把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這種很難量化的東西納入必考范圍,那考查的就是學生的想象力、使用母語的能力,這種東西沒有對錯只有好壞,而這對老師教學而言是一種很高的要求!霸趺刺岣邔W生的文學素養(yǎng),責任在老師身上,不能只給學生提要求。配套的教學、老師的文學素養(yǎng)培訓都要跟上來。有些老師自己都不會寫文章了,怎么教學生?”
事實上,針對必考的6部文學作品,《考試說明》中還新增了3道參考樣題,其中之一便是選用《紅樓夢》中大觀園詩社的內容,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學生對該段落的理解。另外兩道題分別是涉及《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以及《吶喊》的閱讀題和寫作題。
李建軍提醒,考試題型設置上不能太過僵硬,文學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力,對人物、情節(jié)表現和修辭的分析能力,必須靈活一些。他還不客氣地說:“語文是最體現個性和才情的活潑潑的東西,就像魚兒在水中游動時那樣,但現在的中學語文教育很多東西都是死的,根本就是在曬魚干!”
葉開也反對呆板的標準答案的設置,認為很多所謂教育專家的出題方式,不僅破壞了學生們的閱讀感受,還很容易把命題者對這些經典的個人理解強加給所有考生,甚至出現過度解讀!坝行└鶕恼鲁龅拈喿x題,連這個文章的作者都答不出來!你說可笑不可笑?”他主張,類似閱讀命題應該允許學生進行個人論述,以體現他們自己的理解,“要注重考查語言的組織能力、整體寫作和表達能力,而不是用標準答案來限定學生,這不利于我們面向新的時代。”